赵光主任出席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2024年年会暨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 |
发布时间:2024/10/24 浏览:390次 |
10月19日至20日,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2024年会在湘潭大学开幕,2024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同时举行。安徽高速律师事务所主任、全国律协环资能委副秘书长、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研究会理事赵光律师出席本次会议。
会议由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湘潭大学共同主办,湘潭大学法学学部承办,全国人大、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生态环境部、中国法学会,以及北京大学、武汉大学、重庆大学、湘潭大学专家学者等400余名代表参加。与会代表围绕“生态环境法典编纂的理论与实践”进行深入研讨,为出台一部高质量的生态环境法典提供智力支持和理论保障。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法学会副会长、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会长吕忠梅表示,从启动生态环境法典编纂至今已走过6个年头,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这项工作进入立法程序的新阶段,对于每一个环境法学者、实务工作者而言,是一个非常激动的事情。希望环境法学界的每一位学者,不仅要做法典的见证者,也要成为法典的建设者,大家携手为这部法典高质量出台提供全面的理论支撑和有力的技术支持,充分发挥每一个人的智慧和力量。
最高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杨临萍表示,生态环境法典编纂是党中央部署的重大政治任务和立法任务,最高人民法院作为法典编纂领导小组的成员单位之一,围绕编纂工作开展了一系列理论和实务研究,提出了一系列初步研究意见和司法解释。下一步,最高人民法院将与各位学者专家一道,全力配合立法工作,为编纂出一部具有中国特色、世界影响的生态环境法典贡献智慧和力量。
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副部级专职委员苗生明指出,人民检察院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在生态文明法治建设中肩负着重要责任。最高人民检察院将积极参与、全力支持,坚持以生态环境法典编纂和检察公益诉讼立法为牵引,持续深化检察公益诉讼的实践,为美丽中国建设和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力量。
生态环境部党组成员、副部长于会文对编纂法典提出三个要求,一是充分吸纳现行生态环境立法成果,实现有序衔接;二是充分考虑生态环境行政管理需求,坚持问题导向;三是充分体现生态环境保护的最新成就,妥善地查漏补缺,同时要保持法典的开放性,为未来研究制定新兴领域单行法留出空间。
全国政协委员、湖南省政协副主席、民进湖南省委主委潘碧灵指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决定,对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作出重要的战略部署,特别是提出编纂生态环境法典这一重大的政治任务。本次年会聚焦生态环境法典编纂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将为我国的生态环境法治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撑,让法学理论研究走进决策、走进实践,成为加快建设美丽中国和法治中国的强大动力。
湘潭大学党委副书记肖志伟等出席开幕式。
开幕式由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武汉大学法学院院长秦天宝主持。
![]()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行政法室主任梁鹰,最高人民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庭庭长吴兆祥,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八检察厅厅长徐向春,分别以“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努力编纂好生态环境法典” “生态环境法典中司法保障问题” “协同推进生态环境法典编纂和检察公益诉讼立法,服务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为题作专题报告。
![]()
|
版权所有 安徽高速律师事务所 皖ICP备19019289号-1
地址: 合肥市蜀山区东流路999号新城国际B座10层 服务监督电话:电话:0551-63809388 传真:0551-63809386